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丙肝的防治工作,为尽早消除丙型肝炎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危害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九部委制定了《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(2021-2030年)》,我省相关部门也联合制订了福建省消除丙肝危害的工作方案,让我们携起手来,早日实现消除丙肝的目标。让我们深入了解丙肝。
1.什么是丙肝?
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,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,感染后部分病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呕吐、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,少数病人可有发热和黄疸,而大部分病人常常没有什么症状。丙肝慢性化率高达60-80%,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、坏死和纤维化,15-20%的慢性丙肝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,对健康和生命危害较大,被称为“隐匿的杀手”。目前尚无有效预防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。
2.丙肝的流行现状
丙肝呈全球性流行,不同性别、年龄、种族人群均对丙肝易感。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,2022年全球约5000万人感染慢性丙肝,21.8万人死于丙肝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细胞癌。目前我国每年发现并报告丙肝病例约20万例,估计我国感染丙肝病毒人群规模约760万。我省每年发现并报告丙肝病例约1000多例。丙肝患者作为传染源在人群中广泛存在。
3.丙肝的传播与预防
丙肝主要通过血液、性接触、母婴三种途径传播。
首先,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。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及其制品和物品都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。如,共用注射器吸毒、输入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,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、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、内镜、侵入性诊疗操作,以及针刺、纹身、扎耳孔、共用牙刷或剃须刀等。因此,拒绝毒品、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丙肝的根本措施。合理安全用血可有效控制丙肝病毒传播风险。
其次,与丙肝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也可能会感染丙肝,性伴侣越多,风险越高。夫妻忠诚,不发生婚外性行为,可有效减少感染丙肝的风险,使用安全套也可以预防感染风险。
第三,感染丙肝的母亲可以通过怀孕、分娩等将病毒传染给孩子,这是丙肝的母婴传播。备孕的女性应进行丙肝检测,如果丙肝核酸阳性,应治愈后再备孕。若怀孕期间发现感染丙肝,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。
4.丙肝的检测与治疗
(1)哪些人需要检测?
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者、接触过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、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孩子、有过器官移植及长期血液透析者、多性伴性行为者、丙肝感染者家属、肝功能异常者,如怀疑感染丙肝应及时去正规医院进行咨询和检测。
另外,因为感染丙肝往往没有症状,因此,建议大家可以将丙肝作为体检项目,定期进行检测。
(2)检测项目
丙肝抗体检测可用于丙肝感染者的初步筛查。对于丙肝抗体阳性者,应进一步进行丙肝核酸检测,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病例才能确诊丙肝。
(3)治疗
95%以上丙肝患者在医院经过12-24周的规范治疗,可以完全治愈。目前国家已将部分丙肝治疗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,报销比例高达60%-80%,整个疗程个人只需要花费几千元。因此,丙肝目前可以治愈,早检测,早发现,早治疗非常关键!
接下来请通过短视频重温下丙肝防治知识。(下载链接://pan.baidu.com/s/1WOLuKs4ami731kh504RYmA?pwd=aids 提取码:aids)
(福建省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所)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